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鲁教安字〔2018〕11号)要求,按照《德州市教育局等11部门关于印发德州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德教安[2018]7号)精神,及宁津县教育局对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形成防治校园欺凌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提高在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促进部门协作,强化上下联动,形成预防合力,确保校园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会员会,协调和组织我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
会长: 薛永强(学校执行校长、小学部校长)
副会长:王海锋(学校副校长、初中部校长)
杨金枝(学校副校长、初中部校长)
孙彦红(学校幼儿园园长)
成员:
杨红岩 (幼儿园德育处主任)
李宝刚 (小学部德育处主任)
殷奎章 (初中部德育处主任)
郭峰 (学校办公室主任)
王玉华 (幼儿园教务主任)
刘敏 (小学部教务主任)
彭绍霞 (初中部教务主任)
宝莲华双语学校学生欺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薛永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电话:7073299
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举报邮箱:njxblhxx@163.com
三、治理内容及措施
(一)明确学生欺凌的界定
中小学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
(二)落实工作机构,做到责任到位
设立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构,明确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负责人和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在学校官方网站公开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信息(含工作机构名称,具体到科室、办公电话、实施方案)。
(三)落实日常管理,做到制度健全
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明确学校相关岗位教职工特别是法治副校长防治学生欺凌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明确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在校规校纪中明确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处罚规定。
(四)落实预防措施,做到防患未然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反欺凌技能。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
(五)落实处置程序,做到规范有度
细化调查处理欺凌事件、判定欺凌事件严重程度和教育惩戒欺凌实施者、安抚保护欺凌受害者的具体流程和办法。依据管理权限,对本校学生欺凌事件及处置情况建立专门档案。
(六)落实长效机制,做到专业有效
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培训,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学生欺凌防治内容,细化培训内容、范围、次数等要求,围绕学生欺凌防治健全工作制度、开展专题教育、加强预防排查。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防治校园欺凌工作是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的基础工作,是推动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保障。学校校园欺凌治理会各级人员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负责具体实施和落实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切实推动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周密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
1.各治理会成员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根据治理内容、措施及分工要求,明确负责人和具体联系人,面向社会公开。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落实工作责任。
2.在校规校纪中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内容、及时处置学生欺凌事件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由学校办公室进行督导检查。
(三)注重宣传引导,严格责任追究
1.认真组织学习《山东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普法工作,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加强对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推广防治学生欺凌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方法。对已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满足群众信息需求。
结合实际,发放防治学生欺凌指导手册,“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形式教育资料,发布反学生欺凌绿色报道倡议书,加强对学生保护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避免学生欺凌和暴力通过网络媒体扩散演变为网络欺凌。
五、具体工作安排
本次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 年6月—9月
1. 完善制度。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2.开展教育。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3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围绕《遵纪守法、珍爱生命、共建平安校园》主题,结合近期全国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根据本校实际进行讨论反思,各年级班主任做好班会记录。通过班会,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交流能力。
4. 张贴材料。各班级张贴:什么是校园欺,12种校园欺凌表现形式,校园欺凌惩处。
5. 学生自查组织。各班班委会成员在班主任指导下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一排查,谈话,征询线索。排查,谈话结果以防校园欺凌安全月总结的形式整理记录,并各自选有30名学生代表签名。
6.设置举报箱。在校园西附楼与主题楼之间明显处,设置校园欺凌举报箱。举报箱上注明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由学校办公室定期查看、记录,结合校园欺凌治理委员会作出处理。
7.加强预防。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结合心理咨询老师和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认真负责的同时注意保护学生隐私。
8.排查建档。学校德育处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做到及时处理。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第二阶段:2018年9月—12月
1.我校要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排查建档、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按照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按时在2018年10月22日前把防欺凌工作开展情况纸质版,电子版报教育局安全科。
2.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深刻汲取各地已发生欺凌事件教训,结合实际,举一反三,严防此类事故发生。要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严防因管理疏漏发生意外。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按照 “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工作防欺凌治理委员会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和教职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坚决防止有规定不执行、有制度不落实、有责任不追究的倾向。
3.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好坏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使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4.按照有关规定,全体教职工要及时上报安全工作信息,尤其对重大情况和突发性事件要第一时间上报,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 |